养殖技术
-
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现许多送检病猪有猪瘟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主要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皮肤有出血斑点为特征。现将一典型病例的诊断与防制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市郊一养猪户,共饲养肥育猪150多头,2007年4月13日猪开始发病,开始有少数猪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精神萎顿,有的便秘,有的腹泻,10日后30多头发病并出现类似症状,四肢及腋下皮肤呈暗紫色,伴有出血点,按照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无任何效果,在治疗期间先后死亡6头。4月22日畜主送病、死猪到兽医院检验。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阅读详情
-
肠道收敛可用鞣酸蛋白2-3克,药用炭5克补充体液,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毫升,静注或皮下分处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1-1.5毫克,1日2次肌肉注射。强力霉素;口服,每次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本病发生及时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加强预防接种菌苗是很重要的措施。如使用仔猪副伤寒C500弱毒菌苗,使用方便,免疫性可靠,1月龄以上的猪或断奶仔猪,剂量为1毫升,可在身后浅层肌肉注射,或混入凉的饲料中自由采食或灌服,都能收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阅读详情
-
一、疫苗病发生的原因1、弱毒疫苗的返强现象:病原体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致病能力会减弱,有可能会被制造成为疫苗。这些弱毒疫苗一旦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宿主),其致病能力也可能恢复增强,重新成为病原体。长期不间断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一旦引进所缺失的基因片段,则完整病毒会大量出现。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在猪场内的反复循环亦有出现返强的极大可能性。2、免疫缺陷个体危害:有些免疫缺陷个体甚至对相对安全的弱毒疫苗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染性反应而发生临床症状,甚至发生死亡。3、过敏反应:如2型圆环病毒的Ⅲ型过敏所引起的PD...阅读详情
-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较多。目前从国内及湖北省传染性繁殖障碍的临床实践来看,猪细小病毒(PPV)、日本脑炎(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瘟病毒(H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鹦鹉热衣原体[1](CP)及弓形体等为主要的病原体。但自80年代以来,因猪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率逐渐减少。当前,规模化养猪业虽日渐发展,但繁殖障碍的发病率并没有减少。笔者在1996年底,曾对荆州某猪场发生的母猪繁殖障碍进行了诊断,其结果为PPV、JEV及CP等的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发病及流行情况该...阅读详情
-
(一)促进猪生长:可补偿赖氨酸不足,对猪有增进食欲,加强消化,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作用。仔猪日粮中添加百分之0.5小苏打,能提高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增加百分之10;育肥猪每头每天加喂小苏打3至4克,饲料消耗可降低百分之13;屠宰前,给猪口服碳酸氢钠可延迟屠宰后的pH值下降,从而减少PSE肉的发生,提高肉质。(二)防止黄白痢:产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百分之2碳酸氢钠,可增强每猪体质,防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百分之5。对患黄痢、红痢和白痢的仔猪,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配方是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钠3.5...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