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有毒的霉菌。它们广泛存在于粮食及糠麸类等饲料当中,在适宜的温度(28℃)和湿度(80~100℃)下,它们就会大量繁殖。在发霉的玉米中。有红色青霉菌和黄曲霉菌,当其大量繁殖时,就会产生有毒物质――毒素,猪吃了发霉玉米后,就会发生中毒和死亡。据调查,猪霉玉米中毒的死亡率达66%左右。在我国北方、华中、华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在九、十月间收获玉米前后,雨水过多,接连阴天,玉米水份增多,在贮存和加工时,如处理不当,玉米极易发霉,而引起中毒、发病。霉玉米对猪来讲,主要损害其肝脏。霉玉米中...阅读详情
-
2007年7月10日江苏省淮安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两耳、背腹部、后躯等部位发绀,渐进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蓝耳病变异株、圆环病毒2型和猪瘟混合感染。后经采取封锁、扑杀、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外来父母代种猪400头,自繁自养,6月底7月初以来,由于该地区连续发生了十余天的大到暴雨,致使该地区受洪涝灾害及高温高湿的影响,于2007年7月10...阅读详情
-
一个猪场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位是不现实的,因为猪场的经营管理受太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猪场管理要有重点,抓住重点就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而如果在条件不成熟时也照搬其它猪场的生产模式,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没有达到其它猪场的高水平,而且会将一些重要工作遗漏掉,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在我所服务过的猪场还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有设备条件差的,有人员素质差的,有管理模式落后的,也有其它原因。但各场的生产结果差别太大了,生产条件差的猪场也能达到年出栏十八头肥猪,生产条件好的却不一定。成绩比较好的几个猪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抓住了重点...阅读详情
-
肉猪体重达60公斤后,各系统均已发育完善,进入育肥阶段。此时应充分利用育肥猪较强的生理机能和良好的适应性,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饲养成本,及早出栏。一、重新确定饲料配方肉猪达60公斤以后,除地方猪种外,一般杂交种或新培育品种的平均日增重均在600克以上;优良个体或外来品种为700―1000克。由于体格迅速增大,它的营养需要也发生一定变化。对不同品质饲料的适应性有所提高。所以及时改变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根据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量合理调配各种饲料的比例关系,避免因饲料中养分不足而影响...阅读详情
-
母猪久不发情原因与解决办法和注意事项一、母猪产后久不发情,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子宫炎或某些传染病造成:母猪在患有子宫内膜炎、附红体病、支原体病、细小病毒等,都可造成母猪断奶后久不发情。营养不良或霉饲料中毒:饲料中长期缺乏营养或营养不平衡,或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使猪的脑垂体激素分泌受到抑制,而表现久不发情。饲养管理方面问题:母猪长时间饲养在同一环境中,(如定位栏中)造成久不发情。二、解决办法1、疾病引起的应首先去除病因。2、营养不良或霉饲料引起的应加强营养,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在饲料中加喂VA、VE或胡萝卜...阅读详情
-
1、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发病时复合酚可按1:1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2、猪各型链球菌病的治疗方案(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阅读详情
-
猪肉内囊虫较多时,判定并无困难,但在数量很少时,可与某些组织器官相混淆,如神经纤维、血管及筋腱的横断面,还有圆形脂肪颗粒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观、二刮、三捏、四切”感官鉴别法,现介绍如下。一观:囊虫多数象豆粒,少数如米粒,半透明,灰白色,呈椭圆形,囊状,囊内有透明液体和灰白色头节。而神经纤维,某些血管及筋腱的横断面不透明,发白;脂肪颗粒及一些小的淋巴结外观扁平,色泽混浊。二刮:由于囊虫与肌肉结合不紧密,可轻易地刮在刀上或手背上;而某些组织器官的横断面与肌肉结合紧密,不能轻易刮在刀上,若将其强行分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