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症状病猪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干燥,食欲减退,有的呕吐,前期多见便秘,似羊粪样小球,后期常变为腹泻。单肢或多肢跛行,步态僵硬,站立困难,震颤发抖。触诊无刺痛,对刺激反应迟钝。精神不振,喜卧,呈疲劳状态。有的阵发性痉挛。体温变化不大。发病缓慢,病程在7天以上。防治饲喂符合营养需要的全价配合日粮,并注意搭配细米糠、麸皮、豆类、青菜、青草等多含维生素B1的饲料,可防止该病的发生,进而促进猪健康快速生长发育。若猪已发生该病,应停喂原来饲料,改喂富含维生素B1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给病猪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阅读详情
-
猪嗜血杆菌病又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胸膜肺炎和肺、胸膜的纤维素性渗出、坏死、粘连为特征的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欧洲、拉美、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已成为目前遍及世界的主要猪病。在我国许多地区也有该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一种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小球杆菌,有荚膜和菌毛,能产生溶血素。该病原有12种血清型,其中以1、5、9、10、11五个血清型毒力最强。该病原体与其他溶血菌的区别在于必须有葡萄球菌与其同时存在,在血琼脂平板上才呈现溶血现象。2流行病学特征该病...阅读详情
-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6月13日说,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6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在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天,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首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经检验合格,正式下线。近期新型疫苗将陆续调往生猪主产区、疫情高发区等重点地区。目前,农业部在安排12家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新型疫苗生产和监管,保证质量和供应。一是对疫苗生产企业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各企业生...阅读详情
-
猪运输应激综合征是由生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晕车,高湿,高温,挤压,踩踏,饥饿,缺水等作用下应激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防御性反应。其特征是持续恶性高温和屠宰后肉质的下降,尤以瘦肉猪较为严重。常给养猪业带来极大损失。(一)病状患猪常表现为:剧烈骚动,精神兴奋谨慎,眼结末潮红,目光锐利,呼吸急促,心跳亢进,肌肉硬拘,后肢强直,频排粪尿,体温起稍微下降,继而升至41℃,且持续居高不下。有的则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此为“突毙”(二)防治方法1、肌注镇静剂盐酸氯丙嗪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最常用药物,其效果确实。剂...阅读详情
-
附红细胞体病(老百姓称红皮病)是一种有立克次氏体所引起的热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主要特征是贫血。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交叉症状。一、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40―40.7℃),精神沉郁,食欲消失,贫血和呼吸困难。后期乏力,严重黄疸。可能出现末端发绀,如耳朵发紫等。剖见可见:黄疸、贫血,肝黄红色,脾显著肿大,肺和肾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腹水、心包积水。繁殖母猪:流产、发情失败、复配、分娩延迟。母猪产后发烧、乳房炎和缺乳症。仔猪贫血,无活动能力。生长猪:拉稀,生长缓慢,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并发引...阅读详情
-
猪气喘病是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病。本病死亡率不高,但感染率高,猪场一旦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本人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二十多年来,曾医治了几百例,现介绍如下:一、流行特点:1、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小猪在6周龄才出现临床症状;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经过;妊娠后期、母猪常急性发作,死亡率高。2、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多数呈急性经过,病情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老疫区多数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但生长速度缓慢...阅读详情
-
一问:为何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肉猪高,但还是便秘?答: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肉猪不会。就像人在怀孕后期,双脚会发生严重的水肿一样,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才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如麸皮),结果便秘的问题当然还是无法改善,而且添加麸皮还有下列几个缺点:1.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2.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的营养。3.麸皮会产生大量的食增热,不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且会使母猪的体温升高,更加重分娩后母猪厌食...阅读详情
-
育肥猪精细饲养应达到料肉比2.6:1,日增重750克以上,育肥期不过110天。要求饲养人员精明强干,选猪精益求精,饲养精耕细作,成本精打细算。笔者通过20多年养猪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细饲养技术。一、圈舍准备。选用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饲槽,并空闲一段时间。二、选购仔猪。建议到无疫区内的标准化猪场选购健康三元猪。进猪后5-7日内严禁过量采食,仔猪适应环境后,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驱蛔虫口服伊维菌素,驱疥癣注射伊维菌素。三、合理分群。每批适度规模为1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