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自然界野生状态下,黄粉虫变态一般每年发生l代,很少个体可以发生2代,有的甚至2年发生1代。我国北部地区黄粉虫以幼虫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幼虫逐渐老熟并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性成熟后即交配产卵繁殖。但个体变态很不整齐,同一虫态延续时间可达1个多月,所以可同时出现卵、幼虫、蛹和成虫世代重叠的现象。在常年人工饲养条件下,冬季加温,不让冬眠,可使黄粉虫在1年发生变态3~4代,即完成一个世代仅需3~4个月。...阅读详情
-
一、温、湿度是高产、稳产的条件养殖黄粉虫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温、湿度。温度20-35℃,湿度60-70%时生长正常。养殖户冬季在升温时,白天大都能把温度升至20℃以上,而晚上一般则降低4-5℃。黄粉虫在低于15℃时生长缓慢。如果夜间不能保持20℃以上,无论白天吃多少饲料都不会增重,无论烧了多少煤也是白烧。投放的饲料、煤和产出比等于零。因此,冬季白天和夜间都保持室温在20℃以上最为关键。湿度不适当很容易造成黄粉虫死亡,特别是在化蛹阶段。湿度过大时蛹就会腐烂;过小则蛹羽化不成。湿度过小的解决方法:⑴在养殖房洒水;...阅读详情
-
黄粉虫是好养的,我们总结了一套方法,而黄粉虫是养林蛙的主体饲料。有些人搞了一点虫就养蛙,喂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养林蛙就失败了。黄粉虫是好养,繁殖也快,但要有一定的量,同步繁殖,因为它的生长周期要120天左右,要提前养好虫,做到大蛙吃大虫,小蛙吃小虫。比如明年养蛙,今年就要开始养虫,这样才有保证用量。春、夏、秋温度好,菜便宜,我们就多养多喂,冬天天冷,菜贵,我们就少养。这样才能提高效益。...阅读详情
-
黄粉虫是一种喜欢黑暗的昆虫,怕光,对光表现为负趋性。在自然界,生活在粮堆表面的阴暗角落。在暗处比在光亮处生长要快。一旦光线强烈,黄粉虫就要钻入暗处隐藏起来,长期光照会影响其生长,在养殖中要尽量避免强光照射。但也不能完全生长在黑暗中,平时有散射光照就行了。蛹最怕太阳暴晒,2个多小时就会被晒死。...阅读详情
-
2001年,某园饲养了孔雀280只,于1月份发生一起以眼结膜炎、呼吸困难、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到4月初病情得到完全控制,全期发病率为26%,死亡率为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2001年1月3日发现几只孔雀眼睛发炎、肿大,拉黄绿色稀粪,病禽逐日增加。具体症状:病禽食欲减少或废绝,呆立一隅;病初表现为眼结膜潮红,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眼前房有浆液性分泌物,眼睑肿胀严重的上下眼睑粘连,随后分泌物形成干酪样,挤出分泌物后见角膜穿孔,以致失明;拉黄绿色稀粪,张口呼吸,口腔有大量黏液。二、剖...阅读详情
-
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原为一种仓储害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俗称面包虫,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食品。黄粉虫养殖因其投资少、适应能力很强、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饲养设施简单、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据有...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