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蟾蜍养殖场址选择
    2025-06-16
    蟾蜍养殖场宜建在长年有水的小河、溪流旁或池塘、湖泊及水库的周围。也可将池塘、水田加以改造利用,还可进行庭院养殖或大田放养。蟾蜍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的问题:(一)周围环境第一,自然环境僻静,冬暖夏凉;第二,浮游动植物及昆虫资源丰富;第三,通风、向阳;第四,临近水域;第五,排灌方便;第六,无污染源。(二)土质蟾蜍养殖场最好建在粘质土壤上,这样建成的养殖池不必设置防水渗漏的设施。对渗水较快的土壤,修建养殖池时池底要铺垫厚的塑料布,上面垫20一30)厘米厚的三合土。将三合土夯实后,上面垫些松土。池壁四...阅读详情
  • 蟾蜍加工技术(1)
    2025-06-16
    一、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蟾蜍每年都脱壳一至二次,脱一次壳长大一次,脱壳时边脱边吃,脱完吃光。所以人们只知有蟾衣而很难采集到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清明以后,蟾蜍陆续上岸苋食繁殖,芒种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因为从上岸到芒种,已基本完成了繁殖、休整、补食期,气温已达到25℃以上,蚯蚓昆虫已大量繁殖,食源广泛,蟾体健壮,应立即着手准备采集蟾衣的具体工作。1、在室内用玻璃围成长2.5米,宽1.5米,高5米脱衣池3-5个,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设有下水道,以便于冲洗,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设备,用于夜间操作照...阅读详情
  • 蟾蜍养殖的引种问题
    2025-06-16
    引种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阅读详情
  • 谨防蟾蜍危害蜂群
    2025-06-16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蜜蜂夏秋季主要敌害之一。随着本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近年来田间地头的蟾蜍数量增加较快。蟾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一对位于头?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白色毒液。早春蟾蜍开始在静水沟或稻田产卵,成年变态后转入陆地生活。在夏秋炎热季节,晚上或雨后常能看到蟾蜍聚集在蜜蜂巢门前捕食进出蜂巢的蜜蜂。据观测,每只蟾蜍每次至少捕食7-8只蜜蜂,2小时可捕40只蜜蜂。如不及时防范,轻者蜜蜂群势减弱,重者蜂群被毁。但是蟾蜍除捕食蜜蜂外还捕食大量...阅读详情
  • 种蟾蜍的来源
    2025-06-16
    1.引种可从外地或其他养殖场引种。引种宜在冬末春初,蟾蜍刚出蛰时较好。2.留种从蟾蜍养殖场的后备自养种蟾蜍中选择留种。3.捕捉野生蟾蜍通常在蟾赊冬眠结束或出蛰后进行。可在夜间、清晨或雨后在有浅水的池塘、沟渠边捕捉,也可在白天于蟾赊栖息的草丛、孔穴中寻找捕捉。4.野外捞卵块孵化春末夏初的雨后,到稻田、池塘、水沟等有机质丰富的浅水域捞取卵块孵化。...阅读详情
  • 蟾蜍人工养殖越冬技术
    2025-06-16
    近年来,一方面种种人为因素加剧了蟾蜍资源灭绝,另一方面蟾蜍的应用得到开发在广州、上海、临沂等地销量惊人。因而,提倡人工养殖蟾蜍不仅可以保护野生动物种源,又可生产药材。目前具有超前意识的养殖场已开始进行专门研究人工饲养蟾蜍的技术,并在其关键技术――越冬的技术上取得了成功,对保护蟾蜍和科学开发利用有益生物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浙江省海宁市袁花科协的科技人员不仅人工繁殖中华大蟾蜍取得了成功,而且解决了严冬时节使蟾蜍越冬安全地渡过三四个月,使蟾蜍越冬后马上进行脱蟾衣采酥工作,越冬成活率大大超过自然越冬。现介绍他们的越...阅读详情
  • 人工养蟾蜍的效益高
    2025-06-16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市食用量超过青蛙,因为它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兼食用动物。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具有退热,祛湿,杀虫之功效,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据医学分析,蟾蜍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等物质,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攻坚,麻...阅读详情
  • 蟾蜍饵料的解决途径
    2025-06-16
    (一)蝌蚪期一是通过培肥水体来增加水中有机物、藻类植物和轮虫等食物。二是收集天然饵料。三是培育适于蟾蜍蝌蚪期摄食的饵料,如水虱、水蚯蚓、孑孓、草履虫等。四是投喂人工饵料。(二)幼蟾蜍和成蟾蜍期1.捕捞和采集动物性活饵适于蟾赊捕食的如小鱼、小虾、泥鳅、田螺、螺蛳、蝾螈、蚯蚓、昆虫类和蜗牛等,也可以组织人力捕捞或采集。2诱集昆虫①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晚上在蟾蜍池内蟾蜍的休息地附近用黑光灯诱集昆虫,供蟾蜍捕食。②利用昆虫对鱼腥味、糖类和酒味等特殊气味的趋向性,在饵料台等处安置内盛糖、酒和水混合液的小盆(盆口盖网罩...阅读详情
  • 蟾蜍的孵化管理
    2025-06-16
    1.水温保持适宜孵化水温。2.水质确保水质清新和有较高的溶氧量。水深保持15-20厘米。宜采用微量流水孵化,但不能冲动卵子。若用静水孵化,要注意经常换水。每天至少下午换水1次,每次换l/4左右的水。如采用孵化框、孵化网箱孵化,其进水深度在15一20厘米之间。孵化期间,禁止向孵化水源或水体施肥,以免造成水质污染。3.清理杂物和死卵及时清除滞留杂物,随时老处死卵,防止影响卵的正常孵化。4.孵化环境孵化环境要安静、避风、向阳,但不要强光直射。5.遮雨防风孵化过程中,如有大雨,应事先用塑料薄膜遮盖孵化池,以防雨滴...阅读详情
  • 圈养蟾蜍采衣刮酥技术
    2025-06-16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分大蟾蜍中华亚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刮下的蟾酥和脱下的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秋末冬初,成体进入水中,隐伏于水底的烂草、淤泥、石块下越冬。深冬至早春开始繁殖。产卵期间雌雄个体在水中或岸边抱对,雄的驮在雌蟾背面,雌蟾在水底一边爬行一边产卵,可持续10多小时,直至雌蟾产完卵后,雄蟾才离开。产卵时间多在阴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