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一、生物学特征蟾蜍常栖息在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水沟边,也能长期在陆地不到水中生活,白天潜伏,黄昏开始觅食活动,特别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更活跃。冬季多在水底或泥土中、烂草堆内栖眠。2月天气转暖,出惊觅食。体长5厘米(一年)性成熟,3月~4月间产卵于水田、水沟、池塘的水草上,年产卵5000枚~10000枚,成活率80%。蟾蜍卵呈黑色,一次产卵量5000枚左右,卵小,卵径1.5毫米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长可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蝌蚪生活在水坑、沟渠内,吞食藻类或群集在动物尸体上摄...阅读详情
-
配方1:鱼粉60%,米糠30%,麸皮10%。配方2:小杂鱼50%,花生饼粉25%,饲用酵母粉2%,麸皮10%,小麦粉13%。配方3:血粉20%,花生饼粉40%,麸皮12%,大麦粉10%,豆饼粉15%,无机盐2%,维生素添加剂1%。配方4:肉粉20%,白菜叶10%,豆饼粉10%,米糠50%,螺壳粉2%,蚯蚓粉8%。配方5:蚕蛹粉30%,鱼粉20%,大麦粉50%,另加维生素适量。配方6:蓝藻或颤藻65%,蛋黄35%,另加甲状腺素3/4片。配方7:鱼粉15%,猪肝25%,米糠43%,菠菜10%,骨胶7%。...阅读详情
-
蟾蜍俗称“癞蛤蟆”,从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即疣粒)中采取分泌的乳白浆液,经加工制成的蟾酥是名贵中药材。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还可制成干蟾。近年来,南方农民又探索出“蟾衣”的采集技术,“蟾衣”也是昂贵的药材。因此,发展蟾蜍养殖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的家庭致富门路,也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一、蟾蜍的饲养技术1.场地:饲养池可利用池塘、水沟或 水田。排灌要方便,池内要有一定密度的杂草,水深度中等且静止。饲养场四周建1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里面设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上安黑光灯诱虫 供其捕食。2.繁殖:种...阅读详情
-
近年在全国农林牧副渔业全面推广施用农药化肥以来,对野生蟾蜍的生态环境引起大面积退化,因蟾蜍喜食从作物上因农药中毒后掉下来的半死不活的昆虫,吃入后二次中毒死亡率极高。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人工养蛇以来,各地饲养户又大肆捕捉野生蟾蜍来喂养蛇类,一些地区因而导致毁灭性破坏。加上全国好多地区居民喜食蟾蜍肉,如上海、临沂、广州等地年销量十分惊人。原来农村中晚上走夜路时脚踩蟾蜍比比皆是,而目前拿手电去找也难觅踪影了。特别是近几年又发现蟾衣、蟾酥这味老中药材的一些新用途后,不少地方又大量捕捉、收购回去采蟾衣、蟾酥...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