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瘟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由于采取了以疫苗注射为主的有效防制措施,因而,一些规模化猪场错误地认为猪瘟目前已不再是一个大病,只需用疫苗控制就行了。然而笔者在深入猪场进行技术服务过程中却发现猪瘟在一些猪场较为普遍,且呈上升发展趋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剂量、免疫方法及机体自身状况等因素,使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规模猪场猪瘟发生和流行的新特点1.1流行呈散发性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制策略,一般规模猪场没有大规模暴...阅读详情
-
有的母猪产后较长时间不发情,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正常范围、非疫病情况下,介绍几点催情方法。1增膘恢复发情母猪产后经过哺乳期,多数膘情不佳,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对这样的母猪要多喂些含蛋白质多的饲料。如豆饼、葵花子饼等精料,待母猪膘情好转后即可发情了。2减肥治疗发情对母猪饲养管理得好,饲料营养丰富,母猪食欲又旺盛,致使机体过肥,卵巢及其他生殖器官被脂肪包埋,母猪排卵减少或不排卵,直接影响母猪发情,即使发情配种也不怀胎。对这样的母猪,要降低饲养标准,如有条件喂些青绿饲料,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待膘情降下来就可以发...阅读详情
-
发酵床养猪技术首先由日本民间发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从1992年开始,日本鹿儿岛大学专家教授开始对发酵床养猪进行系统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目前日本和韩国自然农业协会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我国也在近几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前找猪场不用靠眼睛,跟着鼻子走就行,在几公里之外就能感受到猪场特有的“味道”,而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即使进到猪圈与猪亲密接触也不会感到不适。发酵床养猪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资源,即采集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对其进行选择、培养、检验、扩繁,形成有相当活...阅读详情
-
【病因】消化不良以胃肠消化和吸收功能衰退或紊乱,少食或不食,或以大量饲料积于胃内不能运转,肚腹胀满,疼痛为临床特征。本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良,饮喂失宜,或喂以霉败变质粗糙的饲料,或喂给过冷过热的饲料或喂食过多,饮水不洁等造成。【症状】本病可分为脾胃虚弱和伤食。前者主要表现为少食或不食,便秘或腹泻,粪便中混有未消化的谷料等,体温一般无变化,精神大多沉郁,体瘦毛焦;后者因过食引起,多半有食欲大减或废绝,有时呕吐,呕吐物酸臭,肚腹胀满,触压腹壁坚硬有痛感,重者腹痛不安、口臭、舌红苔黄。若继发于其他病则同时伴有原...阅读详情
-
一、产仔后饲养。母猪分娩后最初几天,尚处于分娩应激之中,食欲很低,至少要在第五天才能恢复。最初几天,母猪泌乳量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在这个阶段,第一应严格限制饲料供给量。如果饲养水平过高,会增加产后无奶或少奶的危险,甚至发生乳房炎、仔猪下痢。每天增加15%至20%的饲料量,至1周后达到正常供料量。第二,使用容积大并带轻泻性饲料。这类饲料主要有麦麸、甜菜渣、亚麻饼等,这些饲料可刺激消化道蠕动,加快产后消化道、生殖道恢复。此阶段母猪饲料中应加入大剂量抗生素可以提高母猪抵抗力,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有些母猪产后食欲很...阅读详情
-
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密切联系的,也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现将产子、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认真做好产前准备产前补钙补硒为预防母猪产前产后瘫痪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30天左右,每头每天补充碳酸钙、蛎粉、碳酸氢钙、蛋壳粉、骨粉等30克~40克,连喂15天~30天。为预防子猪白肌病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15天~20天,用0.1%亚硒酸钠8毫升~10毫升,对母猪进行一次量肌肉注射即可。2、防疫和驱虫严格执行母猪免疫和驱虫制度。产前21天每头肌肉注射88k99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2头份;产前20天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