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一)初生仔猪必须喂吃初乳初乳为母猪分娩后3~5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它能抵抗某些疾病,促使胎便排出,有利于消化。吃不到初乳的仔猪,抗病力素,生长发育受阴。一般应使仔猪在生后2小时吃到初乳。(二)保持圈舍的适宜温度仔猪出生后,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出生1周龄的仔猪适宜温度为28~32℃;15~30天日龄的为22~25℃;1个月半龄的为20~22℃。初生的仔猪在寒冷的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工作。可用红外灯,也可在简易木箱内放置一个普通灯泡取暖。(三)及时补料随着仔猪的增长,营养需要量越来越多,母乳量在分娩21...阅读详情
-
一、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母猪怀孕后,合子在第9―13天内的附值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怀孕后第三天出现第二个死亡高峰,两次死亡数占合子总数的30―40%;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天。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环境,把胚胎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猪舍的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选择适当饲喂方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应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阅读详情
-
在母猪分娩前7天至分娩后5天这段时间,每头母猪添喂猪油200克左右,即相当于投喂饲料总量的7%~15%;如果以防止夏季繁殖率低下问题为目的时,应在哺乳期(25天或全期),每头日喂猪油300克左右,即相当于给喂饲料总量的8%左右。一般采用熟猪油(牛油也可),已加工成粉状并掺有抗酸剂的油脂适口性更好。若在添饲猪油时,每头日喂30克氯化胆碱,将更有助于脂肪在血流中的移动,继而明显提高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阅读详情
-
一防舍温过高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房应配有遮荫、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他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些凉水,但不要直接喷洒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调、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二防机械性施产养母猪头数较多的专业户,夏季要注意合理安排妊娠母猪的饲养密度,例如:在7-9平方米床位的母猪舍内,妊娠前期最多养4头,到妊娠后期最多不超过2头,最好单独分栏,这样可以避免强欺弱,采食不均,造成胎儿生长不整齐,也避免因天热烦燥而相互咬架和碰撞,导致死胎增多或流产。如附近有草地,也...阅读详情
-
断乳是仔猪培育过程中重要一关,是仔猪生活过程中最大转折。如何正确进行断乳,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养猪户,特别是农村家庭养母猪户,都是采取骤然断乳的方法,即在断乳时,将仔猪和母猪骤然分开。这种方法对仔猪和母猪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降低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种仔猪安全断乳技术,能帮助农民朋友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从母猪和仔猪两方面采取措施,既保护母猪的乳房,使之不发生乳房炎,又保证仔猪断乳后正常生长发育,故称之为安全断乳法。具体方法总结为“三减一不变两过渡”。1.三减一是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实行缓和离乳。仔猪断乳前5――...阅读详情
-
消毒是为了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春夏季节是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流行季节,作好栏舍消毒工作尤为重要。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槽(池),消毒药使用2%苛性钠溶液(每周更换1次)或新鲜生石灰,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采用喷雾消毒装置,要求喷雾粒子60~100μm(其中有效粒子80%),雾面1.5~2m,射程2~3m,动力10~15kg的空气压缩机。消毒液用3%来苏尔(苯酚皂溶液)、克辽林或1%~2%福尔马林(36%~40%甲醛溶...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