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1.产地原产东北三省,系由移民将河北小型黑猪与山东中型黑猪引入东北后,经过杂交选育出的大、中、小三型。目前中型居多数。2.外貌特征头中等大小,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背腰窄狭,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猪鬃较多,冬季密生绒毛,乳头数7-8对。3.生产性能产仔数11-15头,初生重0.98千克左右,60天断奶重12千克,10月龄肉猪体重136千克左右,屠宰率72%,成年公猪体重2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148千克左右。耐酷寒,耐粗放饲养,产后护仔性极强;民猪肉质优良,肉色鲜红,肌肉中大理石纹适中,...阅读详情
-
1.治动物四肢扭伤。取菜豆树(又名牛尾树)皮、算盘子鲜叶适量,捣烂,加4只新鲜猪胆的胆汁,入锅炒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4~5日可愈。2.治猪便秘。取新鲜猪胆胆汁适量,与蜂蜜60g、豆油100g混匀后,分2次灌服。3.治猪、羊消化不良。取大蒜15g捣烂,加入1只新鲜猪胆的胆汁,再加绿豆粉适量,混匀后制成杏仁大小的药丸。每次喂1颗,每天喂2次,连喂3~5天可见效。4.治猪肺炎。取明矾适量、新鲜猪胆1个,把捣碎的明矾塞入猪胆内,填满。晾干后研成粉末。每次喂服5~7g,每天喂1次,连喂4~5天可愈。5.治鸡气...阅读详情
-
近半年以来,油榨镇望府台村、马坊村、白佛院的小型养猪场及散户发生了以眼下窝、面颊及耳部表面覆盖痂皮,局部发痒,常在墙角、饲槽、柱栏等处摩擦为主要症状的猪疥螨病,俗称癞病。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该病目前在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中发病率都较高,导致猪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发病基本情况如下:1发病原因2003年以来,我地区为改良本地生猪品种从外地大量购进种猪,把猪疥螨病带到我地区。现在散户母猪和仔猪发病率高,主要是由于公猪...阅读详情
-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随着气温的上升,各种致病菌和病毒大量繁殖,而猪越冬后,抗病能力减弱,如果饲养不当,极易引发疾病,降低养殖效益,因此春季养猪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前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保持猪舍温暖、环境干燥洁净、空气流畅尤为重要。应及时检查门窗情况,做到棚舍门窗白天注意开启,傍晚及时关闭。2、搞好猪舍卫生,彻底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因子生长繁殖。具体做法是先彻底清洗圈舍,再用20%~30%的石灰乳或20%的草木灰或2%~3%的火碱溶液对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喷洒和涂刷,用具洗净后用3%~5%的来苏儿水...阅读详情
-
猪人工授精是集约化生产的必然趋势,种公猪的调教工作是其第一个环节,是基础工作,对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通过几年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总结出一套种公猪调教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种公猪的调教方法种公猪的调教过程实际上是种公猪的一个学习过程,整个过程包括观察一学习、模仿一实践和重复一动作定型。种公猪调教的成功是人工授精的基础,是人工授精技术的重要环节。种公猪一般在210~240日龄之间开始调教,体重在120千克左右。过早调教,种公猪生理上未发育成熟,体形较小,爬跨假台畜困...阅读详情
-
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兼用型品种,具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崽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1.品种特征新淮猪全身被毛黑色,仅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头稍长,嘴平直微凹,耳中等大,向前下方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倾斜,四肢健壮,乳头7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230~250公斤,成年母猪体重180~190公斤。2.生产性能新淮猪在以青饲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肥育猪2~8月龄全期日增重为490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65公斤,青料2.47公斤。肥育猪最适屠宰体重...阅读详情
-
在养猪生产中,常常遇到母猪产仔率低的现象,除受精率低外,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并被母猪吸收(俗称化胎)也是重要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这一难题。1.加强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3~14天增加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同时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使其较快地进入配种最佳状态;对膘情较差的空怀母猪,可采用6配种优饲的饲养方法,即在配种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营养,使它尽可能的恢复膘情、体力,以利于配种、受胎、保胎,提高产仔率。2.适时配种母猪的配种时间在发情开始后的第22~24小时最好,从发情征候上看,...阅读详情